找到饭碗 不忘梦想
——记物理与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毕业生黄峰达
2014年的春天对于大四学生而言是异常漫长的,因为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在众多大四学生还在为了毕业后的何去何从茫然不知所措时,早在2013年底,我校2010级物理与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信息专业学生黄峰达已经拿到了被称为IT界最难面试的著名“全球软件设计与定制领袖企业”Thoughtworks的offer,成为了一名年薪逾十万的软件工程师。
黄峰达喜欢自称“极客”(极客: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而事实上他也确实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着疯狂的痴迷。还在小学时代的他便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计算机语言,那个他偶然步入的由代码建构的世界就在不经意间让他着了迷,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自学一门又一门的程序语言,沉浸在编程带来的乐趣之中。高考填志愿时,他更是清一色地填写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最终被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
上了大学之后,黄峰达同学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他自学了更多更丰富的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被同学称为 “技术宅” 的他常常对着电脑一编程就长达数小时。课余时间,黄峰达还搭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从网站的界面到网站的内容,黄峰达全部自己设计编排。他长期坚持在网站上撰写一些技术博文,空闲时甚至每日更新,写作对他而言,既是一个思考与总结的过程,更是一种习惯。他的技术博客也获得了CSDN、图灵社区等著名IT社区的一致好评。
与大多数工科男生不同的是,黄峰达酷爱读书,热爱思考。大学四年,图书馆成了黄峰达最常出入的地点之一,对于图书馆的负一层他更是了如指掌,甚至能够不假思索地指出某一本书的精确位置。图书馆负一层计算机方面丰厚的藏书虽然给了黄峰达极其丰盈的知识养分,然而这仍然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四年里,他买了近百本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并且学会阅读英文原著。因为长期在亚马逊买书的缘故,亚马逊的快递小哥见到他都能熟络地攀谈几句。黄峰达的阅读面非常广泛,除了计算机专业书籍以外,文史哲、销售、心理等方面,他皆有涉猎。大量的阅读开拓了他的视野,也是他能长期坚持写博客的不竭源泉,同时也让他有着自己对为人处世的独立思考与见解。黄峰达说:“大学是很多人找到饭碗,丢掉梦想的地方。周围的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们只会抱怨学校,抱怨这个大学多么不尽如人意,却根本不会想到去图书馆看一本书,不会去想大学教会我们的应该是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
扎实的理论基础固然重要,实践与动手的能力更是检验一个工科学生的最好标准。黄峰达喜欢在闲暇时自己动手折腾一些小玩意,无论软件硬件,黄峰达都有他自己的“折腾”本领,他也因此成为了老师同学眼中的“万能电脑通”,黄峰达也乐于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基本的电脑故障和问题。大学里,黄峰达参加了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制作大赛,由他主要负责并和同学合作完成的“远程控制的智能云家居系统”获得了省级二等奖。他还参加了陕西省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制作大赛等,并获得若干奖项。他觉得做为一个大学生,自己有兴趣的事情都应该尽力去尝试。他本着“好玩”的初衷,大一时创办过文学社团,大三起为比赛忙碌,虽然是为了“好玩”,但玩的过程中他始终尽心尽力,不忘记自己的梦想和初衷。
2013年底,黄峰达和所有大四的学生一样,投入茫茫的找工作浪潮之中。在高校云集的西安,一个不起眼的二本学历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跑了几个学校的招聘会后,黄峰达转向网上寻找契机,向Thoughtworks等公司投递简历。最终,他通过了Thoughtworks公司多达六至八轮的笔试与面试,成为了这家外企2013年度招收的惟一一名毕业于非重点院校的本科毕业生。
拿到令同学们羡慕不已的offer之后,黄峰达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喜。他说:“大学毕业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是绝不会找到饭碗就忘记梦想的。”